欢迎访问 中国系统集成行业协会 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收储” 强信心,助力保障房供应 “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12-25 10:11:31

   近期,广州一则重磅消息引发热议:全市范围开启收购 90 平方米以下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行动。事实上,这股收储浪潮早已席卷全国,截至当下,超 60 个城市表态力挺存量商品房收储,30 余个城市更是先行一步,落地首批房源征集细则,明晰收储所需条件。所谓政府 “收储” 存量房,即政府出资购入已建成的商品房,将其华丽转身为保障性住房。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情报,超 60 个城市已发布相关征集公告。

企业微信截图_17350928596772.png

   细究各地房源征集公告,因地制宜的特色尽显。广州着重挑选整栋或整单元未售、便于封闭管理的楼栋;杭州依用途规划,保障性租赁住房聚焦 70 平方米以内小户型,配售型保障房则以 125 平方米以内户型为主;哈尔滨要求房源为住宅且单套面积小于 120 平方米,优先锁定整栋未售楼栋;银川看重配套齐全、权属明晰、具备出售条件的房源。重庆大学副校长刘贵文点明,保障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重点帮扶新市民、新青年,各地政策还全方位考量房源区位、交通、配套设施等要素。

   论及收购价格,兰州、银川、青岛等多地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价格为上限标杆,涵盖土地划拨成本、建筑安装成本,利润加成不超 5%。收储主力军非地方国企莫属。

   当下,30 多个城市已出台执行细则,部分城市收储项目甚至已开启保障房运营新篇章。重庆已分两批收储 14 个项目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百套房源已投入使用,单月租金千元左右,多为 30 - 40 平方米小户型,家具电器一应俱全。郑州累计收储近千套,福州收储 9501 套用作保障房,首批改建户型已开启社会配租。

收储 “双赢”:去库存与保民生共进

   各地大力推进存量商品房收储变身保障房,既为居民住房保障添砖加瓦,又为房地产去库存开辟蹊径,有效纾解市场下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揭示,截至 10 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 7.3 亿平方米,同比攀升 12.7%,住宅待售面积 3.7 亿平方米,增幅达 19.6%,竣工未售商品房存量不容小觑。

   刘贵文指出,当下商品房库存高悬,收购商品房转保障房无疑是去库存的一记妙招,向市场传递稳信心、强政策的积极信号,助力房地产 “止跌回稳”。与此同时,收储加速保障房供应,直击部分群体住房难痛点。

   住建部发声,各地收储要精准摸查需求,审慎选定房源,杜绝盲目收购。

收储难题:待政策利刃 “破冰”

   虽说各地收储商品房用作保障房进展迅猛,部分项目已成功入市,但实操荆棘丛生,亟待政策细化攻坚。

   各地虽明确房源基本条件,如单套面积、竣工验收、权属清晰等,但适配保障房需求的商品房源寻觅不易,匹配难度颇高。

   定价问题更是横亘在前,多数城市定价规则模糊,少数城市虽有参照,如惠州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价格为上限,杭州临安依周边房源、车位评估价设收购限价,却仍缺乏统一精细标准。

   政策东风适时吹来,9 月底,央行 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资金支持比例从 60% 跃升至 100%,全额护航,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与放贷风险双降。财政部也表态,专项债券助力回收闲置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商品房收储转保障房。

资金赋能:收储落地 “一路狂飙”

   在财政部、央行政策加持下,各地存量商品房收储风驰电掣。河北首单保障房收储贷款落地生根;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发放 4.29 亿元首笔相关贷款;湖北组织金融机构为 18 个项目授信 24.2 亿元,住房租赁与保障房收购贷款火力全开。

   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开辟绿色通道,对保障房收储项目优先受理、闪电审批,为加速收储注入强劲动力。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