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青岛生产基地实现全链条生产,打破基因测序领域国外垄断
发布时间:2025-02-10 09:33:14
基因测序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测序仪、生物酶以及试剂的协同配合。当下,华大智造青岛生产基地已成功达成这三类产品的全链条自主生产,这一成果意义非凡。
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华大智造生产基地展厅内,摆放着一台体积仅与普通打印机相仿的基因测序仪。别看它个头不大,却有着惊人的 “本领”。只需放入一张基因测序载片,它便能同时精准捕捉 2500 万个 DNA 模板发出的自发光信号,而且这些 DNA 模板之间的间距极小,仅有 900 纳米。
青岛华大智造副总经理王庆波介绍道:“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今年 1 月 10 日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可用于临床检测。” 这款基因测序仪的创新之处十分显著,它采用了独特的 “自发光” 测序原理,以及基于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的先进信号采集技术。这使得它操作便捷,占用空间也不大,在病原微生物检测、小型基因组分析等诸多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为医生的诊断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一台台排列整齐的基因测序仪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装配与打包。王庆波表示:“创新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目前,生产车间正加班加点,全力满足国内外新订单需求,提前备足库存。”
步入生物酶试剂生产车间,透过玻璃窗,便能看到几个大型钢铁发酵罐。工人们身着防护服,在无尘无菌的环境中忙碌着。在这里,菌种要历经发酵培养、诱导表达、高压破碎、精细纯化、原液制备等多达 18 道工序,才能最终被灌装为成品。
生物酶作为基因检测试剂中起关键催化作用的原材料,直接决定了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优劣。目前,华大智造青岛生产基地的生物酶年产量可达 2000 升。
曾经,基因测序仪作为精度极高的实验室设备,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使用国外的测序设备和试剂,不仅价格昂贵,后期维修也极为不便。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垄断局面,实现弯道超车呢?华大智造副总裁莫成钢给出了答案:“自主研发。”
2016 年,为攻克基因测序仪的研发难题,华大智造应运而生。莫成钢介绍说:“我们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专业研发团队,成员涵盖光学、机械、电子、软件、生物、医学、基因组学等多个领域。” 在研发投入上,华大智造也毫不吝啬,2024 年前三季度,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 31.6% 。
莫成钢还提到:“我们始终紧盯行业最先进的产品,不仅在设备研发上加大力度,对于生物酶、试剂以及应用软件等方面,也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全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全产业链。”
如今,华大智造已经成功掌握了基因测序应用全流程所需的系统性工程技术,真正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研发、生产自主可控。其业务范围也已拓展至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