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新篇:HID 以开放集成之势,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2-21 09:23:32
随着智能安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它与智慧城市、平安中国等战略的融合日益深入。在《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智能安防系统产品安全通用规范》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的引导下,借助 AI 技术提升安防系统智能化水平的进程不断加速。从传统安防到数字安防,再到如今的 AI + 安防,安防系统的发展一直备受市场瞩目。近期,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 HID 发布《2025 年安防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全球安防领域的领导者正推动行业向统一安全管理平台和新兴技术转变,其中移动凭证和人工智能成为推动行业创新的关键力量。围绕安防行业趋势及报告解读,HID 门禁控制解决方案北亚区域负责人王浩与千家网等行业主流媒体展开了深入交流。
AI + 安防,数据接口成阻碍
历经数年技术迭代和平台搭建,AI 技术已广泛融入日常生活。在安防管理,尤其是物理门禁管理中,设备部署会收集大量信息。王浩表示,如何实时管理这些信息,并通过快速分析为管理者和终端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是安防管理的关键。AI 技术在优化读卡器的实时分析与响应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其最大优势在于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若能实现数据开放,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照明系统乃至机电能耗系统都可提供数据,AI 便可通过一套系统自动学习并给出建议。
王浩认为,AI 还会与监控系统等平行系统融合,快速融入开放的、软件驱动的集成化管理系统,这将是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在基建、楼宇高速发展之后,国内楼宇管理和系统升级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从行业趋势来看,对于引入 AI 主要存在两方面担忧:一是数据安全性,AI 引入后可能自主获取和学习数据并做出动作,存在潜在不可控风险;二是系统之间能否真正实现打通。HID 建议行业持续考虑开放平台,硬件制定标准,软件规范接口。不兼容的 “孤岛” 封闭式系统虽短期内可锁定项目,但长远来看可能错失更多行业机会。为此,HID 将努力推动行业变革,提升对开放标准的认知并促进其落地,实现行业共赢。
建筑楼宇安防系统,集成开放是趋势
随着国内城市建筑楼宇步入新的使用周期,楼宇管理系统作为旧改、智能拓展项目的升级刚需,用户和业主在成本压力、管理运维、价值体现等方面存在诸多痛点。
经多方位沟通调研分析发现,中国客户对系统升级需求迫切。当前部分楼宇存在旧款读卡器无蓝牙模块,无法实现移动读卡的问题,根源在于楼宇设计建造时缺乏对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的考量与预案。在系统升级方面,HID 始终强调产品迭代向下兼容,例如 HID 读卡器能读取最原始的卡片技术,甚至可兼容同行卡片。
同时,HID 在数字化创新与渠道布局上思路清晰,将合作伙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传统产品解决方案的代理商,另一类是技术合作伙伴,共同与 HID 进行集成和软件开发。比如,虚拟卡片不仅可存于手机 APP,还能存入移动钱包,甚至与即时通讯软件结合。通过整合 SDK 和 API,实现整个解决方案的技术突破,助力行业告别物理卡片时代。
除系统升级外,在实际项目中,系统集成更是业主和用户关注的重点。过去,国内终端客户或集成商在招标时通常采用统一品牌以避免兼容问题。但随着智慧城市与双碳目标的推进,用户需求愈发复杂和个性化,单一品牌厂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集成化平台和软件驱动的需求增长显著,分散式产品向集成化平台转变成为未来趋势。
王浩指出,从集成商角度看,业务不再只是简单的产品采购与组装交付,还需考虑平台维护、升级及可持续发展,这对行业从业人员、平台和厂商来说是重大挑战。HID 与部分安防巨头的最大区别在于,HID 定位于解决方案的赋能者,专注于门禁安防和身份识别领域,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涵盖身份识别、交通出行、安全交易等安全认证的高效工作解决方案。同时,HID 提供所有产品开放的 API 或 SDK,基于硬件底层,让合作伙伴能轻松对接,构建更多应用,满足不同品牌兼容需求,通过开放思维和渠道布局,助力产业链生态长远发展。
结语
为应对技术、合规和成本等多重挑战,建筑楼宇安防系统正通过技术迭代和应用革新,朝着深度智能化、平台开放化方向发展。据 HID 2024 年数据,全国超 60 条地铁线、38 个商用大型机场的门禁管理采用了 HID 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 HID 的实践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宝贵参考和技术标杆。随着技术研发和市场渠道布局的持续升级,HID 致力于在引领行业生态合作、赋能安防领域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